红色文化融入实践教学的价值意蕴

发布时间:2023-09-14编辑作者:桂林市红色旅游协会

新时代背景下,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全面实现思政课实践育人目标的必然选择,是创新发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可行之路,也可有效强化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全面实现思政课实践育人目标的必然选择。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深厚力量。以有形物质形态和无形精神形态呈现的红色文化,集中凝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征程的文化记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成过程,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真理力量,成为从源头上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之匙。

运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一系列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等红色文化资源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去领悟,准确把握并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从根本上推动思政课实践育人目标的有效实现。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国谋富强、为民谋幸福的家国情怀,感知一代代改革先锋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感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离开了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思政课实践育人的目标就会失去最直接、最重要的实现依托和媒介。只有引导学生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将红色文化所阐释的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实践育人。

创新发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可行之路。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日益多样化,各大高校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和挖掘地域特色资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价值塑造为主的榜样育人模式、以社团活动为主的文化育人模式、以历史学习为主的“四史”育人模式、以理论宣讲为主的时代精神育人模式和以沉浸体验为主的情景育人模式。现有这些模式可以很好地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共同助力于科学形塑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以实践育人为理念,以全方位育人为目标,以红色文化为抓手,多方联动,重视激发学生内生动力机制,培育“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立体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在学校课堂主渠道之外积极开发校外第二课堂、网络第三课堂,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在遗迹参观、社会调研、史料收集等实践活动中感悟红色记忆、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邀请当地革命老红军、老战士们与学生团队进行一对一“结对子”,动员他们以亲历者、见证者、建设者的第一视角真实分享自身的革命斗争叙事史,将红色文化资源积极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软环境,深刻领会伟大的革命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并将其内化为自我需要和自觉行动,实现“知”与“行”相统一。

有效强化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之间的内在联系。思政课实践教学既是思政小课堂的延伸拓展,又是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载体。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强化两者内在联系、践行“大思政”理念的重要平台,通过促进两者深度融合,推动思政小课堂为社会大课堂提供理论指导,促使社会大课堂为思政小课堂所学提供应用实践机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体悟融为一体,增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协同育人效应。

运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通过挖掘红色文化丰富的育人资源,用好红色文化的体验式实践场域和针对性实事案例,提升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获得感,形成“红色文化—思政课实践—优质育人”之间的良性互动。一方面,充分借助地方政府资源,链接当地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博物馆等具有地缘性更易增强认同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实践教学关系,聘请当地场馆管理人员成为基地教学督导,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多方红色文化空间、载体和资源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增强教学合力。另一方面,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时了解新时代学生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期待,并以此为导向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教学手段强化红色文化实践教学效果,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情景课堂、虚拟仿真实验等情境式体验教学和多维度沉浸学习,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培育家国情怀,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实现价值塑造。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既要站在立德树人、思想引领的角度强化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认知,又要避免将红色文化生搬硬套进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误区,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激活红色文化资源,促进红色文化实践教学育人功能的最佳发挥。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